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(记者 吴家驹)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,深化合作成为穿越不确定性的关键路径。
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上,多家硅谷科技巨头展示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成果,并表达在全球科技浪潮中与中国伙伴深化合作的期望。
手机巨头苹果、PC/打印机巨头惠普、通信/芯片巨头高通、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,均是迄今为止三届链博会的“全勤生”。
本届链博会,苹果再次携手三家中国供应商共同参展,展示在智能制造、环境保护及员工发展领域的最新成果。
苹果公司副总裁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苹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与中国供应商伙伴的紧密合作。据介绍,苹果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,有超过80%在中国生产。
诞生于硅谷车库、拥有超80年历史的惠普,带来了AI PC、激光打印机等众多在中国生产的创新产品。目前,惠普在重庆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电脑及设备生产基地,在威海运营着全球最大的打印机生产基地。两大基地生产的产品,不仅在中国销售,更远销全球。
惠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恩里克·洛雷斯表示,中国是惠普全球规模最大、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,持续激发创新动能,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。未来,惠普将坚定加大在华长期运营与合作,携手伙伴提供更优质的创新产品与服务,以科技赋能有意义的工作,助力企业在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增长。
总部位于加州圣地亚哥、在硅谷设有办公室的高通,全面展示了其在5G-A、终端侧AI、智能手机、PC、汽车、XR、物联网等众多领域的突破性前沿技术。
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表示,高通期待链博会能持续推动跨行业、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协同发展。高通将以5G-A与终端侧AI技术为支撑,深化与中国伙伴的合作,共同创建智能互联的新未来。
创立于硅谷的特斯拉,则以“世界标杆,中国智造”为主题,展示了Model 3/Y、V4超级充电桩、二代人形机器人、特斯拉电池系统等产品。
据了解,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%,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400家,其中60多家已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。
本届链博会,芯片巨头英伟达首次参展,并展出了多款与中国厂商合作的机器人。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来到北京,并频繁与中国企业、媒体展开交流。
“中国的供应链可以说是一个奇迹。”黄仁勋在链博会上表示,英伟达将继续与长期合作伙伴以及众多新朋友携手,在AI时代共创繁荣未来。
另一家芯片巨头英特尔,也再次来到链博会,展示了多款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中国品牌AI PC,以及AI在教育、工业自动化、交通和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方案。据介绍,目前,英特尔正与40余家中国独立软件开发商携手,共同打造本地化AI PC应用。
英特尔相关负责人表示,英特尔聚焦中国市场需求,加快本地产品定义与开发,促进更多创新应用落地,为本地科技生态注入活力。
面对当前全球的不确定性,硅谷巨头们选择来到链博会,展示“伙伴的力量”,并借助链博会找寻新伙伴,以迎接全球科技浪潮。(完)
2018nian11yue16ri,guojidingkan《kexue》hanjianfabiaoleyipianpingjiazhongguoguojiazirankexuejijinweigaigedeshelun。wenzhangcheng,jijinweicong2018nianxiabanniankaiqidequanfangweigaige“fanyinglequanqiukexueyujishuyanjiufanshijinnianlaifashengdegenbenxingbianhua”,ji“jichuyanjiuyuyingyongyanjiujinmijiehe、kexueyanjiuyujishuchuangxinxiangfuxiangcheng、kuaxuekeyanjiutuxianzhongyaoxing”。2(2)01(1)8(8)年(nian)1(1)1(1)月(yue)1(1)6(6)日(ri),(,)国(guo)际(ji)顶(ding)刊(kan)《(《)科(ke)学(xue)》(》)罕(han)见(jian)发(fa)表(biao)了(le)一(yi)篇(pian)评(ping)价(jia)中(zhong)国(guo)国(guo)家(jia)自(zi)然(ran)科(ke)学(xue)基(ji)金(jin)委(wei)改(gai)革(ge)的(de)社(she)论(lun)。(。)文(wen)章(zhang)称(cheng),(,)基(ji)金(jin)委(wei)从(cong)2(2)01(1)8(8)年(nian)下(xia)半(ban)年(nian)开(kai)启(qi)的(de)全(quan)方(fang)位(wei)改(gai)革(ge)“(“)反(fan)映(ying)了(le)全(quan)球(qiu)科(ke)学(xue)与(yu)技(ji)术(shu)研(yan)究(jiu)范(fan)式(shi)近(jin)年(nian)来(lai)发(fa)生(sheng)的(de)根(gen)本(ben)性(xing)变(bian)化(hua)”(”),(,)即(ji)“(“)基(ji)础(chu)研(yan)究(jiu)与(yu)应(ying)用(yong)研(yan)究(jiu)紧(jin)密(mi)结(jie)合(he)、(、)科(ke)学(xue)研(yan)究(jiu)与(yu)技(ji)术(shu)创(chuang)新(xin)相(xiang)辅(fu)相(xiang)成(cheng)、(、)跨(kua)学(xue)科(ke)研(yan)究(jiu)凸(tu)显(xian)重(zhong)要(yao)性(xing)”(”)。(。)
官方通报天津一小区部分住户撤离
他指出,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现在的科研资助体系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,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,以绩效为导向的资助体系设计是在资源有限情况下,如何让科研经费得到最大化利用,“把钱用在刀刃上”。但在一个推崇竞争和排序的科研支持体系中,最后一定会形成“马太效应”,“已经拿到项目的人越拿越多,少数头部科学家经费充足,但还是不停申请经费”,真正应该得到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在成长期却可能被边缘化。